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張寶蓉3日在世新大學舉辦的第四屆兩岸文化論壇上談及兩岸文教交流時表示,兩岸文化交流的功能定位不明、台灣台灣政治生態變化、兩岸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差異化訴求、文化自身的複雜性和多功能性、兩岸文化教育協議簽署過程中所將產生的一些程序性問題等是當前持續推動文教關係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障礙。
兩岸關係對文教交流帶來的不確定性持續增強
中評社香港10月5日報導,民進黨及蔡英文依然延續著陳水扁時期民進黨原有政策主張,帶有明顯的「路徑依存」現象,其制度安排的路徑和既定方向,大多以舊政策做基礎,即因循著陳水扁執政時期的固有思維邏輯,在台灣持續推動兩岸文化分離意識,從文化部長與教育部長人選,到徹底廢止「課綱微調」,再到把「高教」與「新南向政策」掛鈎等等,就是「文化再去中國化」的典型表現。當前兩岸關係局勢再次陷入緊張狀態,有些文教交流活動甚至被迫中斷,兩岸文教交流不確定性明顯增強。
兩岸文化關係認知變化對交流互動影響日益加劇
對於台灣地區而言,國民黨執政時期希望通過原生性文化認同建構將原本根植於台灣民眾心中的中華文化印記如血緣、語言、信念、態度、價值觀或行之已久的風俗習慣等從沉睡中喚醒。但是「解嚴」之後的「本土化」,以及「李扁時代」的「去中國化」已經使得1987年之前國民黨執政時所建構的「大中華文化認同」秩序逐漸崩塌,加之受兩岸彼此文化結構差異性的影響,「台灣文化是一種多元的海洋文化,中華文化是台灣文化中的一部分」這一命題已經逐漸被廣大台灣民眾尤其是當代台灣青年所接受,並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實,因此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兩岸文教交流是兩種獨立文化形態之間的互動往來。
對兩岸文化關係認知未能取得一定共識情況下所推動的兩岸文教交流活動無可避免地顯得更加地敏感,文教關係也變得相對脆弱,兩岸制定的單邊文化交流政策中存在的保護色彩濃厚、共享性基礎薄弱、雙方戒備之心與日增強等問題就是兩岸文化關係認知差異問題的具體外化。
兩岸文教交流功能的錯位與越位
兩岸重啟文化往來伊始,文化交流就成為兩岸公權力部門處理錯綜複雜政治關係的重要推手之一,彰顯出濃厚的政治依附色彩。伴隨著兩岸關係的跌宕起伏,兩岸文化交流功能、領域、內容、形式、和程度等隨之不斷變化,即使今天也難以規避政治形勢變數帶來的不確定性。兩岸文化交流甚至一度陷入到「統獨之爭」的漩渦中,文化交流功能出現越位或錯位現象。在互動過程中,為凸顯出各自文化的優越性和主體性,雙方都不由自主地扮演著優勢文化指導者的強悍角色,傾向於從本位主義出發,隱含著文化偏見的危險,這亦不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局面的突破和開展。
兩岸文教政策的單邊性色彩濃厚
多年來,兩岸都制定了針對對方的大量就學、就業政策,有濃厚的單邊保護色彩,相互不認可、不理解和不信任滲透到政策研擬全過程,兩岸共同認可的雙邊政策的缺失,已經成為了阻礙兩岸文化教育互動進程的攔路虎。
儘管近年來,兩岸對於推動商簽文化教育交流協議的呼聲不絕於耳,但是由於兩岸特殊的行政區劃和敏感的政治生態,兩岸文化交流活動與相關協議的簽署隨之變得更加的敏感、複雜與多變,迄今文化協議簽署問題尚未納入兩岸兩會談判協商的時程。
與大陸積極推動商簽文化協議的態度不同,台灣社會各界的聲音顯得相當多元,即便是執政當局的態度也不明朗。具體可分為三種態度類型:一為完全否定型,主要以台灣當局部分人士及民進黨人士為主,主張「台獨」的台灣人更是反對雙方簽署文教協議,甚至認為兩岸交流能免則免。二為積極促進型,主要以台灣民間、社團、學界和部分當局有識之士為主。三為部分否定型,此類型占絕大多數。2016年民進黨再次執政,將對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的商簽增添變數。
文化自身的複雜性與多功能性
對於台灣地區而言,戰後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發展深受政治意識形態和思想價值觀念的影響,是歷史更迭的產物。台灣文化所承載的意識形態功能如果沒有適度弱化,文化將會成為兩岸兩會「難以攻克的堡壘」。兩岸部分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也會給台灣台灣部分民眾、反對人士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和「話題製造空間」,並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反中」民粹意識。
此外,文化自身的複雜性與多樣性、兩岸對於交流訴求的差異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兩岸文教交流的非均衡性或不對等性,以兩岸高等教育為例,這種非均衡性或不對等性體現在兩岸高等教育互動的多個方面,具體有:
其一,兩岸互動的不對等性。在相互招生問題上的不對稱性是兩岸高等教育互動不對等的典型體現。就大陸而言,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以來,就始終秉承著積極主動、開放包容的基本態度來推進兩岸高等教育的互動進程,努力為兩岸高等教育相互開放創設各種有利條件。以「大陸高校招收台生」為例,經過了數十年的探索,既在入學考試這一重要門檻上向台灣學生開放,承認台灣大考成績;也在就學過程中給予台生享受獎學金、與大陸學生同等收費等各種優惠政策;在就業這一「出口」上同樣對台灣學生開放,允許台灣學生在大陸就業。這有利於減輕台灣學生及家長的負擔,保障台生的合法權益。但就大陸學生赴台的問題台灣卻限制很多。台灣對大陸高等教育開放政策基本上採取比較保守、封閉的態度,從而制約了兩岸高等教育的深化合作問題。
其二,高等教育與經貿領域互動的非均衡性。30年來,高等教育是兩岸之間最早展開互動的領域之一。但是,與經貿、財金、交通、航運等領域相比較,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的步伐遠遠滯後於這些領域的互動,尤其是經貿領域的互動。在兩岸關係的建構中,「政治對話」、「經貿關係安排」、「兩岸共同市場」等政治、經濟術語掌握了主流的話語權,高等教育始終處於依從的地位,缺乏主體性。或者說,高等教育自身在兩岸互動中陷入到了話語缺失的困境之中。
其三,高等教育內部互動的非均衡性。從上文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人員往來與學術交流一直是兩岸高等教育的主要互動形式,尤其是教師互訪、講學與學生流動上。兩岸高等教育一些更加實質性、深層次的合作,如合作辦學、合辦專業、合建實驗室、聯合科技攻關等項目尚未真正開展起來。
該論壇主辦單位,大陸方面包括,大陸福建師範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福建社會科學院、福建省閩南文化發展基金會、福建師範大學兩岸文化研究中心、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台灣方面包括台灣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共同課程委員會、終身教育學院。
協辦單位包括,財團法人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威京總部集團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台灣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日本語文學系、社會心理學系、英語學系、通識教育中心、社會發展研究所、性別研究所,以及大陸中國藝術研究院兩岸文化研究基地、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